您的位置首页 >精彩游记 >秋沟

秋沟游记第一篇:山行六七里----车临山垴人家

时间:2013-11-05 10:55:55 来源: 点击:1

  北宋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意思是说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秀美,望过去那树木茂盛而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沿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山之间奔泻而下的,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随山转,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欲飞,紧靠泉边的亭子,就是醉翁亭。

秋沟游记第一篇:山行六七里----车临山垴人家

  之所以引用欧老先生的这段文字,是想说一个关键词:“秋沟,我来了,我走了”

  2013年国庆,大河骑友一行四五十余人单车、机车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开拔进辉县城北太行山脉的目的地----秋沟。队伍到达山脚下,迎面是高耸的标志性大石,秋沟的石头整体来说是灰色的,而这块标志石却是肉色的,说红不红说黄不黄,猛看上去确是贫血一样的。搞不清为什么要弄成这样,这石材并不能代表秋沟,反而是“秋沟”这两个渗血的字告诉游客,这里就是秋沟了。不锈钢的伸缩门,贴着瓷片的售票处,再加上两个用石棉瓦搭建依沟临壑的两个漏天公厕,这就是游客到达后的第一印象了,普通简单不过的、没什么特色的大门,直白地说,这里就是让游客拔毛出血掏钱后进山享受山窝窝食宿的停留驿站。

秋沟游记第一篇:山行六七里----车临山垴人家

  “山行六七里”,队伍一路爬坡,有水路,无水,也没有欧老先生说的酿泉,哪怕人造的泉也无,见到的只是袒露顽固肚皮的河道和招揽游客的山民,“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是汗,我们骑行队伍每位骑友那泻出满头满身满腿的汗,潺潺说不上,涓涓细流倒是真的,遗憾的是细流在身,不在景。峰回路转,到达目的地---山垴人家,山垴是地名吧,说是人家,实乃一处经过改造的宾舍,远远望上去倒像一处哪个暴发户的宅子,煞是气派,门前放置几蹲石制的农家器物,装饰性远远大于实用性,搞笑的是每个器物前还题有竭语,寓意深度咱不好评论,反正我是没有拍照的冲动,暂且就一带而过吧。门框楹联一幅,上联是:“山垴景色美引仙客聚农家勿忘农民”;下联是:“人家情意深召宾朋享太平珍爱军旅”。上联山垴说景色揽客人至农家亲近乡民,下联人家讲情谊唤友人太平世安抚军人,通过这幅对联您品出什么了吗?山垴人家承担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旅游食宿之处啊,是情景交融?还是军民一家亲?你看看,所到之处一个简简单单的休闲旅游还要参与这么浓重的意识形态活动,秋沟的“秋”真是禾苗旁点火----人为的烤熟了!进大门就是一条黑色大犬在门柱旁游弋,犬者,狗也!狗者,看家护院外带照顾女眷,现在都市女士为啥爱怀抱犬类,而乡村农妇不爱搂着大狗?这现象你想过没有?好好想想吧,有意思着呢。乡村农妇爱狗是有依据的,自己下的仔叫狗娃狗蛋什么的,都市女士有这么叫的么?狗娘养的,猪狗不如的怨气话到是有,这是为什么呢?话扯远了,还是回到狗身上,还好这大犬有绳子拴着,若不去招惹它倒没什么危险。狗通人性偏还要用绳索牵控,某时候人一旦失去人性会变成什么呢?是绳索能控制得了吗?世事变幻无常,还是杜甫老先生在《可叹》诗说得好啊:“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秋沟游记第一篇:山行六七里----车临山垴人家

  进的院子来依然是浑然不觉是在山村农家,这院子若放在城市小县城也可以与气氛协调起来,有特色吗?有!这是在山上所谓的农家,你看那迂回的榭廊,你看那整块条石砌成的山墙,你看那庭院内摆放的太平大车、碾米风车,你看那远远伸出的风雪雨棚,你再看那考究的门楼和平展的青石铺地,整齐匀称的石木栅栏,紧走几步,快看,一个硕大的养鱼池赫然在目,好深啊!没水!自然没鱼啦,鱼呢?在山下的水库中呢,爬到山顶上看鱼,你真的好愚。真是一个富裕的山垴人家,也许你会说我愚见,这是给游客提供一个漂亮的食宿场所,用不了大惊小怪的,旅游景点吗,都这样。也许您说的对,旅游景点都这样。有特色么?这里是秋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你看,这景象多像我心目中的秋沟,可惜,在这次居住的场所中没有品味到。

秋沟游记第一篇:山行六七里----车临山垴人家

  豪宅的后面紧挨着就是一村,我在爬山路途中从村中穿过,大凡山村人家户数不多,几位老翁老妇人在晾晒山楂,山楂和柿子在这大山满坡皆可寻到,山村静寂,在白日也是如此,也许山里人爱静吧,狗吠鸡鸣的所谓噪音已被山民治理过,只是我们这些平原君子们在路上、在村里、在山坡大嚎几嗓子,村民也是不见怪了,开发旅游打破了他们的原生态,带给他们的是卷着钢镚的大红钞票,一卷一卷的像山楂晾晒在场院,囤聚在户庭,藏纳于虚室之中,淳朴的不再憨厚,无尘的不再静庭。都市人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山民们在回头看迎着都市人的路走起来了。“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山村几间低矮土墙的茅屋渐渐被砖石瓦舍取代,生活在富裕,那鸡、那狗,那牛随着游人的到来而渐渐由田间进入灶间,欧阳修、陶渊明老仙若来到秋沟,不知道会不会发呆!呆傻的呆。会不会说:“秋沟,我来了,我走了”不管他们说不说,反正我是说了。

秋沟游记第一篇:山行六七里----车临山垴人家

  以上只谈了点简单的秋沟第一印象,个人视角看秋沟,有点不着道,仅作表述。关于那的山,那的花、果。还有那的水,待有时间胡乱写一些吧,也算是一点纪念。

上一篇: 石韵—秋沟游记
下一篇: 辉县秋沟一日游